小小的咖啡豆需要經過怎樣的“旅程”才能變成香飄四溢的咖啡?在鼓樓區(qū)頤和路歷史文化街區(qū),一家咖啡店用各式各樣的非遺作品“回答”了這個問題。日前,星巴克南京首家非遺概念店正式揭開面紗。店內的一些中國傳統手工藝非遺作品,藝術性地“刻畫”出咖啡種子歷經生長、成熟、沖煮,到最后成為杯中咖啡的全過程。
記者走進店內看到,演繹著南京歷史文化變遷的墻繪作品映入眼簾,扎染、織錦、麻編、刺繡、掐絲琺瑯等多項非遺技藝在此盡情展現。門店樓梯拐角處大大的“南京”二字,大氣磅礴,色彩絢麗。這是由世界級非遺技藝——云錦織造技藝制作而成的,寸錦寸金的鬼斧巧技仿佛在錦繡之中訴說著非遺的傳奇故事。
店內工作人員介紹,這家咖啡店的整體設計采取古今對話的方式,將咖啡豆的生命旅程與非遺文化的傳承歷程融合呈現,與不同歷史時期的鼓樓地標建筑相映成趣,讓非遺文化在新時代重煥活力。今后也將作為“文明實踐非遺手工作坊”,開展豐富多彩的非遺文化手工活動,打開非遺文化保護傳承的新思路。
“我大學畢業(yè)返鄉(xiāng)創(chuàng)業(yè)以后,一直想通過設計讓家鄉(xiāng)的傳統技藝更多地融入現代人的生活,這是我的愿望。沒想到在今天,在這個位于鼓樓區(qū)頤和路歷史文化街區(qū)的咖啡店里,我實現了這個愿望?!眹壹壏沁z彝族刺繡技藝傳承人樊志勇說。
鼓樓區(qū)文明辦的工作人員表示,鼓樓歷史資源豐富,文化底蘊深厚,非遺咖啡店落地鼓樓,進一步拓展了群眾性文明實踐活動的陣地空間,未來也將輻射聯動更多我市的其他文明實踐陣地,共同開展更多具有體現非遺元素、融合當代審美的非遺手作和科普類文化活動,把文化送到群眾家門口,成為展示城市文明風采與文化底蘊的“微觀”名片。
據了解,去年3月5日,第61個學雷鋒紀念日,南京市“文明實踐伙伴計劃”首次亮相,星巴克等11家單位成為首批“伙伴”。如今,“文明實踐伙伴”擴大到5批52家,凝聚了國企民企、外資企業(yè)、駐寧高校、科研院所、社會團體、志愿組織等單位,實現了陣地共建、活動共聯、隊伍共育,是推動社會各界優(yōu)質資源下沉到文明實踐“第一線”和“最前沿”的有力嘗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