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30年前剛到所里的時候,這里還是城鄉(xiāng)結合部,只有土路,四面都是村莊和農田。后來,南站開始打第一個樁,現(xiàn)在道路四通八達,你看,這些小高樓、大商場……”1月28日,在社區(qū)走訪時,說起周邊的變遷,南京市公安局雨花臺分局雨花臺派出所社區(qū)民警楊學慶了然于懷。

這是老楊參加公安工作的第40個年頭。再過幾個月他就要退休了,這是他最后一班“除夕崗”。
一早9點不到,楊學慶就到了社區(qū)警務室。他負責的南京南站第二責任區(qū),是2024年10月新劃分出來的——這塊地,他太熟了,在所里30年,這已經是他第三次擔任這一片的社區(qū)民警了。
“當時,所領導找我談話,說老楊你情況熟,也正好帶個徒弟,把這么多年的工作經驗傳下去。雖然到了這個年紀,所里需要我,這時候必須得上?!崩蠗钚ζ饋?。
社區(qū)不大,實有人口5300余人,各類商鋪林立,還形成了頗具規(guī)模的網約房經濟,流動人口量大。與十多年前相比,“內容”著實復雜許多。如何再次耕耘好這份“責任田”,在老楊看來,“公安工作沒有別的,就是用實實在在的行動,服務群眾,依靠群眾?!?/p>
說話間,社區(qū)警務團隊幾位成員相繼過來。“上周楊警官就帶著我們做了計劃,我上午還要去探望三戶獨居老人家?!本W格員小顧是個年輕姑娘,本地人,干起工作來滿是勁頭。

“那幾套出租房,我之前問了,租客都是今天離寧,路過得提醒他們把門窗和燃氣都關好。”老楊正在囑咐,電臺響了,所里綜合指揮室派警,旁邊小區(qū)居民和物業(yè)吵起來了。
從警務室走過去,不到五分鐘。“現(xiàn)在我們社區(qū)民警都是下沉社區(qū)、就地接警,只要有事,第一時間就能趕過去。之前一個房東和二房東鬧糾紛,我正好在旁邊走訪,聽到聲響就過去了,他們還互相怪對方‘你報警干么事???又沒打架’。”老楊邊走,邊說起警務改革的新變化。
到了報警地點,原來,這兩天物業(yè)正趁著過節(jié)整修車庫,早上居民孟先生剛準備開車出門,方向盤熟悉地一打,沒注意到車位附近放的整修工具,車頭被剮蹭了一小塊漆。“大過年的,這不沒事找事嗎?”他見愛車受損,一時心有不滿,和物業(yè)方吵起來。
楊學慶弄清了矛盾的癥結,借著“過年”這個話頭順進去,曉理、動情、說法,一番調和,孟先生的怒氣慢慢被捋平,物業(yè)方也作出了配合的承諾,雙方最終握手言和。老楊臨走前,把手機號留給了居民:有什么事,隨時聯(lián)系我。
“做群眾工作,四個字:將心比心。處理的糾紛多了,就知道雙方真正要什么,有的人其實就需要一句真誠的話?!崩蠗畹莱鲂牡谩?/p>
他去年下半年處理過一樁鄰里糾紛,那戶大姐總說樓上故意造出聲響吵她,民警一個月去了七八次?!鞍滋焱砩隙既ミ^,確實沒聲音,看出是她的心病。后來她女兒回國,我們抓住這個時機再上門,坐在她家客廳一起聽了一個多小時,到處沒聲響,加上女兒勸慰,后來再也沒報警了?!?/p>
“楊老師做事特別有方法,又認真負責。那次我們一起值班,群眾報警說有個老人家迷路了,按照報的地點,怎么也找不到。幸虧他對周邊地形熟,兩下一繞就看到人了。當時是夏天,老人身上全是汗,自己說走了一天。他立刻讓我去買瓶雪碧,說是大量出汗一定要先補充糖分?!痹彩碌挠昊ㄅ_分局政治處楊漢石告訴記者。老楊回想了片刻,揮揮手:“很平常的一件事嘛?!?/p>
中午12點,“開飯咯!”所里的“除夕”少不了一頓熱騰騰的餃子,一群值班的民警輔警在此“團圓”,感受著派出所這個大家庭的溫暖。
吃飯間隙,老楊說起往事。他是1985年社招入警的,那個年代當警察,都有些情懷,老電影《今天我休息》里的馬天民是他從警時的榜樣。說起工作履歷,他豎起兩根手指:“特別簡單。前十年,在江心洲;后三十年,我都在這個所里,干了一輩子社區(qū)民警?!?/p>
年輕的時候,他也想去當刑警。后來,他明白了:“公安每一個崗都需要人堅守?!?0多年前,老楊有次入戶,發(fā)現(xiàn)平房里到處都是飛濺的血跡,對方搪塞說剛殺了只雞。他出門后立刻報告老所長,帶上刑警隊同志一起趕過去,協(xié)助偵破了一起殺人隱案。驚心動魄,和涓涓細流,本就是公安工作兩面。
兩碗餃子吃完,老楊喊上搭檔輔警小黃,準備再去社區(qū)巡邏一番。他指指車子,“剛參加工作時候,我們都是騎自行車出警;后來,一個所兩三輛摩托車;現(xiàn)在,每個警組都配備上了警車,裝備越來越好了!”
他回憶說:“那年大年初一我值班,那時候附近一個工地春節(jié)沒停工,民工兄弟吃飯鬧出了口角。我們過去之后,了解清楚,很快就調解結束了,兩邊都道感謝,說感受到了南京公安的溫暖。”在他看來,真心做工作,得到群眾的支持,是最值得驕傲的事。

來到證大喜瑪拉雅中心B座,四周建筑都似“高山流水”,層層疊疊。一進大門,樓下值班的物業(yè)看到老楊,熱情地打招呼:“楊警官,您還沒放假?。俊薄澳銈円残量?,現(xiàn)在才吃上中飯啊,這兩天游客多,網約房這邊登記巡查工作還要多留點神?!币粏栆淮鹬g,警與民的親切感自然流露。
老楊介紹,南京南站是許多人來寧的第一站落腳點,周邊這幾棟樓里網約房多、酒店多,假期里流動人口量大,這一年來持續(xù)吸納了相關物業(yè)工作人員、酒店老板、志愿者等加入社區(qū)警務團隊,依靠群眾力量,加強治安管理。“晚上我們還常常組織巡邏,工作做得扎實,群眾才更有安全感?!?/p>
在酒店里,老楊一層層查看消防設施是否齊全且完好有效,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是否通暢。這最后一個“除夕崗”,他還是和往常一樣,巡、看、查、問、宣……一個不落?!斑^年了,消防安全要特別注意啊!”“節(jié)前都自查過一遍,楊警官,我們知道你們都是為了大家好?!?/p>
下午2點多,短信提醒聲響了。上午報警的孟先生告知進展,結尾贈上一句:“麻煩您了,新年快樂?!崩蠗钗⑿χ貜停骸靶履昕鞓?!保持好心情!”

40年來,老楊反復咀嚼的就是這許多日常:防盜賊、反詐騙、解糾紛……在各種“雞毛蒜皮”里操碎了心、磨破了嘴。“做好一件小事很容易,做一輩子很難,貴在堅持?!彼脑捳Z極其樸素,卻在大白話中道出了樸素真情。
這句話也是他給徒弟陳光輝的寄語。師徒兩人共同扎根一個社區(qū),年輕同志向老同志學習群眾工作、警務經驗;老同志向年輕同志了解新思路、新方法、新技術。
社區(qū)里這條民生路,老楊走了幾十年;這一片愛民、為民的初心,也將繼續(xù)傳承。
他是南京公安眾多即將退休老民警的一個縮影。春節(jié)的平安守護,也有他們的一份!
致敬!初心不改,“藏藍”誓言!(通訊員:寧宮新 張燕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