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“最鈍的矛”刺向“最破的盾”,我們在期待什么?
本周六,常州奧體中心的燈光將再次點燃。兩支在“蘇超”前八輪賽后排名末尾的球隊,讓預售球票秒罄,全網熱梗刷屏,聚焦了無數(shù)球迷的目光。

并非冠軍之戰(zhàn),卻依舊備受矚目!
對陣雙方——常州隊與鎮(zhèn)江隊,被網友戲稱為“倒一德比”的主角:一個前八輪一球未進、一場未勝,“牢牢”占據(jù)第13位;一個憑揭幕戰(zhàn)一勝艱難支撐,暫列第12位。網友們調侃這場比賽是“墊底之戰(zhàn)”“十三妹之爭”。兩隊的“人設”也早已被“玩壞”,“龍城”和“醋都”被笑稱為“臥龍鳳醋”,他們的實力被大家戲謔為“最鈍的矛vs最破的盾”“菜鳥互啄現(xiàn)場直播”。而對于比賽的期待,則被戲謔為互為對方,特別是常州隊的“唯一機會”。
然而,越是調侃,越藏著共情。看似“無情”的幽默背后,是一種更樸素的關心:輸贏之外,我們更在意那份拼勁——只要他們還在場上,認真踢好每一分鐘。
回顧“蘇超”一路走來,連嘗敗績的常州隊,無疑是最特別也最矚目的存在。他們的笨拙與執(zhí)著,也讓人想起爆火的動畫《浪浪山小妖怪》——幾只連法術都不精的小妖,被推上一條看似注定艱難的“取經”之路。他們寂寂無名,不被看好,卻跌跌撞撞,從未放棄,像極了這支草根球隊:出身平凡,與其他球隊實力懸殊,仍滿懷斗志,拼盡全力,只想為城市贏下一分尊嚴。

就像小妖怪們真的“想要離開浪浪山”,阿常也是真的真的很想“進一球”。
為此,他們拒絕賽前采訪,謝絕外界打擾,頂著烈日封閉訓練。訓練場上,黝黑的臉龐在陽光下泛著油光,汗水把球衣濕透了又干、干了又濕。沒有什么華麗戰(zhàn)術,沒有什么高科技輔助,一遍又一遍跑位、起腳、回防,只為了在真正的比賽里“憋出一腳大招”。
于是,我們看到了那些瞬間——
6月21日,主場迎戰(zhàn)南京隊,比分早早失控,但常州沒有放棄。臨近終場,前鋒李陽連續(xù)過人、射門,雖然打在門柱上彈出,球沒進,看臺上卻已有人紅了眼眶。
對陣淮安隊時,18歲的10號蘇橋橋拼到腳底磨破,赤腳一瘸一拐走下球場。他說:“這么多市民和球迷來為我們歡呼加油,我們要是沒有血性、沒有拼勁,這球踢得也沒有意思了。”

第七輪惜敗徐州隊,3號盧志勇賽后蹲地痛哭,久久不愿起身。球迷沒有離場,而是拉起“城市英雄”的橫幅,把掌聲和吶喊送給這些雖敗猶榮的球員。
第八輪大比分落敗后,“蘇超”常州賽區(qū)組委會坦言:“在戰(zhàn)術和實訓上,還遠遠不夠精準有效;面對關鍵球的處理,常有心態(tài)的焦急慌亂;與兄弟城市的實力差距,更是切實而具體的存在。”不得不說,這種清醒,其實比任何辯解都來得更有力量。
替村民打敗老鼠精,從黃眉怪手中救出孩子們……小妖怪的善良不會因寂寂無名而失色半分。同樣,在“蘇超”賽場上一次次跌倒又爬起、拼盡全力的常州隊員們,也早已是常寶們心中披荊斬棘的“蓋世英雄”。

就像取經的真義,從不只在靈山終點,更在“上路”本身那每一步的跋涉與成長?!疤K超”的意義,又何止于眼前的比分?
球場上的常州隊,或許贏不了眼下;但場外的常州,正在播下未來的種子。
6月,常州市委常委會專題研究《常州市足球高質量發(fā)展三年行動計劃(2025—2027年)》,明確要大力發(fā)展青少年足球,加強校園足球普及推廣,強化專業(yè)隊伍建設,積極開展群眾體育活動。
與此同時,城市的每個角落,也有無數(shù)“小妖怪”悄然啟程:家長們帶孩子走進青訓營,社區(qū)聯(lián)賽漸次興起,球迷自發(fā)組織應援,熱心市民理性建言……足球的土壤,正在這座城被一點點開墾、澆灌。
這些“積跬步”的堅持,終將匯聚成“至千里”的力量。它讓每一個勇敢出發(fā)的“小妖怪”——無論是場上拼搏的球員,還是為夢想努力的普通人——都擁有了閃閃發(fā)光的可能。

浪浪山的終點在何方?無人知曉。但走過山的人,已不再是出發(fā)時的自己。所以,沒有得道成仙又怎樣?未能逆天改命又如何?當我們啟程并堅持,“nobody”便已成了“somebody”。
這個周六,相信每一個常州球迷,還是會一如既往地為阿常加油,也還是會期盼那?!暗攘撕芫谩钡倪M球。不是因為“必須贏”,而是因為我們都懂:這粒球里,藏著每一個“用力奔跑”的人對生活的期待——哪怕難如登天,哪怕屢敗屢戰(zhàn),只要還在往前走,就值得被溫柔以待。
畢竟,每一個勇敢出發(fā)的“小妖怪”,都該被世界好好接住啊!
(張潔茹 李璞)
部分圖片由AI生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