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30日和31日,江蘇城市足球聯(lián)賽第十輪開打,“十三太保”將捉對廝殺,這個時間,恰好與全省中小學開學日重合。這場堪稱“開學第一課”的草根賽事,以最接地氣的體育語言,將會為全省青少年上一堂關于成長、團隊與城市認同的生動實踐課。
與職業(yè)聯(lián)賽不同,“蘇超”聯(lián)賽中業(yè)余球員的拼搏更具群眾性。從一開始,“蘇超”的比賽就定義為草根賽事,500多名參賽球員大多來自各行各業(yè)的足球愛好者,他們一邊工作和學習,一邊訓練和比賽,這些非職業(yè)球員用汗水證明了自己的價值,證明了天賦并非成功的唯一標準。前九輪比賽中,一個又一個精彩而感人的畫面,恰是“終身學習”“追逐夢想”理念的生動注腳。
“蘇超”每支參賽隊都承載著地域文化基因。吳韻漢風代表了江蘇多彩的文化背景,蘇州隊的細膩傳控與徐州隊的硬朗風格,宿遷的勇往直前和常州的不折不撓的拼搏精神……這種“足球地理學”的教育價值,就如同往年開學第一課里航天員講述的太空見聞,既同樣傳達著愛祖國愛家鄉(xiāng)的音符,也同樣是關于“我們是誰”的啟蒙。
聯(lián)賽期間“足球進校園”的配套活動,讓賽事突破了體育范疇。隨著“蘇超”的火爆,“小蘇超”“蘇小超”也逐漸贏得孩子們的關注。南京某小學將觀賽日記納入開學作業(yè),正是“五育融合”政策的鮮活實踐。孩子們在作文中寫出印象深刻的比賽瞬間,并且表達出自己的感悟,其實是在用童心詮釋著“蘇超”的影響力和感染力。
有人說,體育是最好的教育。草根“蘇超”,這場特殊的開學第一課啟示我們,真正的教育從來不止于教室?!疤K超”的一場比賽雖然只有短短的90分鐘,但它足以講述出一個人生的道理,足球不僅可以教會青少年接受失敗、理解差異,更能在奔跑中觸摸城市的溫度。當終場哨與下課鈴同時響起,收獲的不僅是比分,更是成長的能量。
(胡波)